市場格局一天天都在變化,要以不變應萬變,在能保證繼續生存的情況下再考慮發展,能夠好好的活下去,是管理者的首要目標,因此,三年來,我只把提高企業生存能力,提升市場競爭力,提高產品品牌形象,提高客戶滿意度與忠實度當作最重要的管理目標,雖然在執行的時候有出現偏差,但是,基本根基沒有動搖,三年下來,三大戰略目標全部完成,因此,沒有利潤就成了最大的一塊心病。
他們說,沒賺到錢,這種投資很不值,我說,沒賺到錢,這是事實,其中有很多不可抗拒的原因,縱觀過去的三年,除了利潤,該贏的都贏回來了,遺憾中也有些欣慰,回顧三年來的拼搏,想想也不容易,一個只有十多萬人口的小城市,相同品類的產品廠家就有十多家,有元老級的品牌,也有雨后春筍冒出來的新產品。
在市場上,品牌與品牌之間是平等的,但競爭很殘酷,顧客是理性的,他選擇什么品牌會有他的考慮,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很多顧客都懂得一個道理,選擇品牌,很多時候不單單是在選擇產品本身,而是這個品牌所賦予的消費價值,做一個產品很容易,但要做一個消費者忠誠的品牌就非常困難了,所以,建設一個能讓消費者忠誠認可的品牌才是提高生存能力的法則,品牌的建立,需要付出,付出就意味著失去更多,特別是資金,沒有資金支持,拿什么方式向消費者表達?
企業還有生命,就味著有發展,還活在這里,就會有機會,在保證企業能夠正常運轉的情況下,把精力放在提高品牌競爭力上面比任何東西都重要,有品牌,有競爭力就不怕沒有利潤,因為利潤是建立在銷量上面,銷量是建立在品牌之上,當品牌與銷量成為正比的時候,不擔心沒有利潤,說不虧本比賺錢更重要的原意是在新生企業還沒達到能夠站穩腳步的時候,只能是摸著石頭過河,穩,晚點上岸總比要摔倒在江中要好。一味追求利潤,是本末倒置,而且還會動搖企業發展軌跡,結果可能就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